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春节有些什么习俗需要注意

    信息发布者:杜彩霞
    2018-02-06 07:58:51   转载

    导读:春节有些什么习俗需要注意呀?



    1、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2、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推磨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2]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53bc488ce86ee94e9e314c7fca870935.jpg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




    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3、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7]




    4、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




    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二十八




    宰鸡赶大集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6、腊月二十九




    祭祖




    上供请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c2b1195c809cb22a836d798c8267f87d.jpg




    祭祖




    7、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10]




    贴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15a6dedf360811aa74e6014ffedf3fd1.jpg




    春联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春节最为期盼和重要的是合家团圆的年夜饭,在鞭炮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辞旧迎新。




    8、大年初一:合家拜年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去邻居和新朋好友家祝贺新春,互道“恭喜发财”




    给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9、大年初二:媳妇回娘家




    俗称“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而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10、大年初三:老鼠娶新娘




    俗称“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




    烧门神纸: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11、大年初四:迎接诸神




    折罗: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扔穷: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12、大年初五:开市迎财神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即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赶五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13、大年初六:千家送穷鬼




    送穷: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传统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六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758a59c7d10bfe70aa14da8577bd4cd0.jpg




    送穷




    大年初七:人日捞鱼生




    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剪彩纸,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还有捞鱼生、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